第(2/3)页 钟声是其转世的符音,但世事难料天意难违,钟声一响,和尚便已知道,蚯蚓行出不远就已投胎人间。 孽缘未了,日后必生有祸事再生...... 却说,距寺院百里之遥的高化郡有一位太守,娶妻为皇帝之女为妻,虽享人间荣华富贵,但仍有一事不如意。 那便是太守夫妇已过不惑之年,仍膝下无后。 夫妻二人为此时常感伤,每逢初一、十五总要到寺院上香祈福。 这年公主果然有孕,十月之后生下一女,此女一出生,满屋生辉,故取名希女。 希女虽是蚯蚓转世,但她聪明伶俐,五六岁时,百家史书便能早读如流,琴棋书画样样娴熟。 只是从小得了一种怪病,见不得阳光。 太守多方求医问奈何效果甚微,后来听说寺院和尚和尚能治此病,于是太守斋戒三月,沐浴七日,亲至寺中跟和尚求药救女。 尘缘未了之下,和尚感其诚心,便嘱咐太守说:“汝女要读佛经,明佛礼,心不可存恶念,身不可有恶行,日后自有神人救她。” 从此,希女将和尚的话牢记在心,便在闺中经常研修禅教。 太守视女如掌上明珠,公主更怜女如心肝宝贝。 希女长到十八岁,皇帝欲废后纳希女为妃,希女知其暴虐无道,断然拒绝。 萧王欲招希女为妃。希女以父病为由推辞。 最自己选定了有神通之称的新帝为皇后,后宫虽然佳丽三千,但武帝酷爱希后,以至每每出行必带希后同往。 而且受希后影响,武帝开始崇尚佛事。 天长日久,武帝由于疏于朝政,引起朝野上下不满,后宫嫔妃对郗后更是恶语中伤。顿时,宫廷内外一片废希后之声。 希后闻此后性情大变,她便倚仗武帝的专宠,开始对后宫嫔妃滥用酷刑,毒如蛇蝎,还经常以莫须有罪名诛杀大臣。大家敢怒不敢言。 且说和尚苦修数年之下终成正果,一时间寺中瑞气氤氲,霞光满天。 皇帝见天际祥光出现,得知寺院的和尚和尚修成了正果,得到无上宝经。皇帝携希后亲往延庆寺聆听和尚和尚讲经,有时把和尚请到宫中讲经。 梁武帝每次听经都如痴如醉,于是下诏敕封和尚和尚为国师。 希后明白自己是蚯蚓另类,见皇帝如此器重和尚,心中又急又怕。 怕的是和尚揭穿自己的老底,急的是宝经弄不到手,就不能彻底根除自己的病。 思前想后之下心生一计,决定除去和尚,得到宝经。 于是,希后精心制作了一笼狗肉包子赐予和尚。 这天,希后对皇帝进言道:“国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杀生食肉,何以为佛。不如留下宝卷,打发他去吧。” 皇帝不信希后所言,派侍卫前去打探。 和尚如实回答:“包子乃皇后所赐,不敢不受,却万不敢食之,已埋至寺院墙下。” 侍卫果然从墙下挖出包子,回去如实禀报了皇帝。 皇帝至此以后便对希后心存戒意,据说寺院埋狗肉包子的地方后来长出了葱、韭、芥、蒜。 又过二年天下大旱,皇帝请和尚颂经祈雨。 和尚开坛讲经,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,天降大雨。皇帝大喜,而希后却道:“今期雨至,乃大王洪福所至,岂是和尚所为。” 他日皇帝与和尚论完佛法,询问和尚与皇后可曾有过隙。 和尚不敢虚言,如实讲述了希后的离奇身世。皇帝听后大为诧异,晚上果见希后腰间长有一圈儿白线,心道和尚果然没有骗他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