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惊闻陷阳河2-《阳间借命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时间一久,也就没人提起黑阳河了。”

    我沉声道:“两百年时间,被流放黑阳河的术士应该不计其数。就没人知道黑阳河怎么走么?”

    风若行道:“传说是没有人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相传,六扇门捕快都在出行前一天,才能拿到通往黑阳河的地图。”

    “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,都已经被抹掉了记忆。谁也不知道黑阳河怎么走了。”

    “据说,六扇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有人在路上劫走囚犯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……”

    风若行停顿一下才说道:“而且,我听说,就算是六扇门捕快想在那条路上走个来回,也是九死一生。因为,路上死的人太多,那条路已经成了断魂路。”

    风若行的话,我能理解。

    在古代,衙役押解流放的囚犯,可能是苦差,也可能是美差。

    古时候的流刑,动辄上千里,甚至几千里。

    如果,被流放的是官员,或者富户人家,肯定要给公差雇好车马,带足盘缠,送上孝敬。沿途上再有流放官员的门生故吏宴请,照拂,一趟下来公差不仅是好吃好喝,还能赚上一笔不小的银子。

    换成被流放的是穷人,或者是举族流放,那这上千里路得一步步走过去。公差路上的吃喝,还得自己解决,钱花多了,上官还未必高兴。这就成了苦差。

    不过,衙役不是没有办法应付这样的苦差,走到穷山恶水的地方,把犯人推下山去,扔进河里,或者干脆一刀杀了,找个就近的县衙去报备一下,就能回去交差了。

    流放期间因为水土不服,或者失足坠崖,落水而死的囚徒有的是。而且,囚犯沿途想要逃跑,衙役也有权将他们就地斩杀。
    第(2/3)页